当前位置:穿越中国—新华通讯社主办! >> 文旅纪实 >> 浏览文章

乌审旗:“农牧+旅游”铺就致富路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02日 点击数:

乌审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九曲黄河三面环抱,是一处集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族民俗、红色文化等资源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近年来,乌审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旗境内共有各类景区(点)23处、农牧(渔)家乐120多家。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带动了农牧(渔)家乐和休闲农业的发展,老百姓享受到了旅游发展的红利。

乌审旗无定河镇无定河村党支部书记冯殿孝这几天特别开心。“村里灌溉水渠修整了,通户硬化道路也完工了,河口至白城则乡村道路拓宽工程即将完工,后冯畔村庄民宿改造工程进度也加快了。”冯殿孝说。

“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穿村而过,地形以沙滩、河湾、梁地为主,我们这儿是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结合带,是黄河文化、黄土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融地。鄂尔多斯第一个党小组就是在这里成立的。”对于无定河村的资源及历史,冯殿孝如数家珍,“我们村拥有避暑山庄、窑洞博物馆、千年老柳等旅游资源,还获得了自治区卫生村、全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市文明嘎查村、全旗星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近几年,无定河村利用挨沙漠、靠河流、依窑洞的旅游资源特色,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走上了村庄景区化新路子。冯殿孝介绍,无定河村有产业有景点,有杏园、果园、水稻基地、葡萄基地、绿色养鱼场等,又有红色旅游点,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和潜力。全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选择有特色、有基础的农业社,配齐吃、住、行、游、购、娱要素,进行景区化建设,打造出一批既独具特色又相互串联的旅游产品。

乌审旗文化和旅游局办公室主任雷明东曾在无定河村挂职第一书记,“无定河村发展乡村旅游以无定河避暑山庄为龙头,以‘企业+支部+合作社+农牧户’为发展模式。”雷明东说,“在保障农业主体收入的同时,利用无定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打出无公害纯绿色土特产品牌,向游客出售当地村民自产的水果、水产、牛羊猪肉等。”

乡村旅游还为无定河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了餐饮、住宿、娱乐等业态发展,当地百姓人人有活干、有钱赚。“农牧+旅游”的发展模式优化了传统的种植饲养经济模式。无定河村委委员、妇联主席周子秀说,乡村旅游的发展,吸引不少青壮年返乡,建设采摘园、开办农牧(渔)家乐和窑洞宾馆。

2019年,无定河村全年接待游客3.2万人次,接待旅游团队23个,无定河旅游品牌逐渐有了名气。

除了无定河村,同样位于无定河镇的巴图湾村也依托乡村旅游,走上发展“快车道”。

巴图湾村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红色文化,因地制宜的发展乡村旅游业,以“一大带N小”的模式,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品牌,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助力农牧民增收。

如今,巴图湾村还借助萨拉乌苏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契机,以萨拉乌苏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以“一带三区”(“一带”即漂流项目体验带,“三区”即游乐项目体验区、农业观光体验区、生态研学体验区)为轴心,做强做优乡村旅游业态,带动贫困人口就地参与旅游经营服务,实现脱贫。仅2019年,辐射带动萨拉乌苏河流域返乡创业农牧民30多户,就地转移就业人员800多人。

“发展乡村旅游,要运用好旅游的整合带动作用。”雷明东介绍,2017年,无定河镇依托地域优势,按照立体生态循环农牧业发展规划,采用企业化运作模式,以乌审旗无定河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载体,将农牧民现有的零散土地进行整合流转,集中建设“一区三带八园”,即以乌审旗无定河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区、游客接待服务中心为核心区,构建农事体验带、旅游观光带、生态涵养带,建设漠中稻田园、沙地葡萄园、河谷水产园、乡果主题园、七彩花卉园、生态养殖园、红色文化园、返乡创业园。

截至2019年底,乌审旗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55万人次,同比增长16%,实现旅游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15%,解决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就业900余人,间接吸纳乡村旅游服务人员1600多人,星级接待户户均年增收18万元。通过“农牧+旅游”,乌审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